2025年了啊,欧洲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成绩单可以说是一片惨淡。“年少不努力,长大BBA。”
年初立下的KPI几乎全面落空,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有增长,反而从去年的14%下滑到了12%。
面对销量下滑、订单不足,连大众都计划关闭德国的三家工厂;而在BBA中,也就宝马还勉强维持一点体面,奔驰呢,直接将未来的KPI削减了一半。
这一年,无疑是给曾经辉煌的欧洲车企们上了最为沉重的一课。谁能想到,曾经的大哥们,有一天会被逼着全面向电动化转型?

2018年,特斯拉的销量爆发式增长,让欧洲车企意识到行业风向正在转变。来到2020年,当他们还在犹豫是否要跟进时,欧盟直接拍板——“都给我转型新能源!”
于是,随之而来的“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”政策,成为了欧洲车企的“生死大考”。从环保口号,到减排协议,再到明确的排放配额,这场政策变革整整酝酿了几十年。
欧盟发布的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决议,将这场转型革命推到所有车企的面前。并且规定每辆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只要超过1克,车企就需支付95欧元的罚款。
早在2020年,大众因为未能达标,就交了一亿多欧元的罚款。这等于直接告诉车企:“不转型?那就退市吧。”

你别说,这政策风格有点像一个严厉的家长,拿着鞭子随时准备给不努力的孩子抽一顿。但是呢?新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。
比如说欧洲电网系统老化严重,几十年前建成的基础设施,根本无法支持大规模的电动车充电需求。
那对于消费者而言,自然就望而却步了。毕竟没人会单纯为了环保,多掏几万块霍霍自己的血汗钱。你说是不是?30年河东30年河西啊,加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