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性能怪兽共舞——小米SU7 Ultra深度试驾体验手记

(图片来源:小米汽车官方)
当81.49万元售价的纯电超跑被冠以"国民科技品牌"之名,这场颠覆传统豪车定义的试驾注定充满惊喜。作为首批深度体验小米SU7 Ultra的媒体人,
三天的试驾让我深刻理解了雷军所说"既要街道优雅,又要赛道狂暴"的产品哲学。
一、视觉盛宴:从概念到现实的科技美学
初见SU7 Ultra时,其低趴的轿跑造型瞬间打破传统电动车设计范式。流线型车身配合星耀银涂装,在阳光下呈现出金属流动的质感,0.21Cd的超低风阻系数不仅成就了视觉冲击
,更让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如子弹般稳定。外扩的轮拱与21寸Brembo卡钳的组合,将性能车的暴力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座舱内的极简主义设计暗藏玄机,Nappa真皮座椅配合Alcantara翻毛皮材质,在触感与视觉上构筑双重豪华。特别设计的"瓦力"中控屏与复古空调旋钮形成强烈反差,
这种科技与怀旧的碰撞恰好击中年群体的审美痛点。
二、性能释放:三电机架构的暴力美学

按下方向盘上的Boost按钮,1548马力的三电机系统瞬间唤醒。1.98秒的零百加速带来前所未有的失重感,身体被牢牢按在座椅上的同时,视野中的景物如胶片快进般飞逝。
在株洲国际赛道的试驾中,SU7 Ultra以1'37''758的圈速证明,这台性能怪兽无需改装即可征战专业赛道。
更令人惊艳的是其动态平衡能力。前245/后275的混合胎宽配置,配合小米自研的扭矩矢量控制系统,在高速过弯时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稳定性。
当车辆以120km/h切入S弯时,方向盘反馈的精准度甚至优于部分专业跑车。
三、智驾进化:科技大厂的降维打击

城市NOA功能的表现堪称"老司机附体"。在晚高峰的北京三环,系统对加塞车辆的处理果断而不突兀,变道策略更偏向效率优先——当相邻车道出现2秒空隙时,
车辆立即加速切入,这种激进却不失安全的风格深得驾驶者青睐。新增的端到端代客泊车功能更是惊艳,在复杂的地库环境中,
系统能自主规划避让路线,完成极限车位的精准停靠。
生态互联展现出小米的先天优势,通过中控屏可实时控制2000+米家设备,而无线Apple CarPlay与HUD的无缝联动,让iPhone用户也能享受原生生态的便捷。
骁龙8295芯片支撑下的语音交互,真正实现了"可见即可说"的自然对话。
四、日常哲学:暴力与优雅的平衡术

令人意外的是,这台赛道猛兽在舒适模式下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。CDC电磁悬架能细腻过滤路面颠簸,配合座椅的16向电动调节与按摩功能,长途驾驶反而成为享受。
93.7kWh麒麟电池提供的630km续航,配合800V超充技术,彻底消解了里程焦虑。
在怀柔山道的试驾中,SU7 Ultra展现出双重性格:运动+模式下,转向阻尼加重、动力响应激进,化身劈弯利器;切换至舒适模式后,轻柔的转向手感和线性的动力输出,
又能从容应对狭窄乡道。这种可甜可咸的特性,或许正是其敢定高价的核心底气。
五、价值重构:科技平权的时代宣言

当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'09''944的成绩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,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,更是产业逻辑的革新。小米通过自研三电系统与智能驾驶全栈技术,
将百万级超跑的性能门槛拉至80万区间,这种"科技平权"的实践正在重塑豪车市场格局。
三天试驾结束之际,凝视着车尾的"XIAOMI"徽标,忽然理解了雷军所说"两个Ultra将是一系列深刻变革的开始"。SU7 Ultra不仅是一台车,
更是科技企业重构汽车产业的价值宣言——当智能电动车进入性能与豪华的双重竞赛,这场由小米点燃的战火,或将烧出一个全新的时代。